2025年8月18日至9月1日,环保多相流高效分离技术与设备研究团队姬宜朋副教授带领刘晨宇、杨白中恒、王培岩、丁嘉乐、陈善龙、张超等六名硕士研究生,在中国海油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完成了为期两周的海上石油作业安全专项培训(即“四证联培”),取得了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培训证书、海上交通安全技能培训合格证、防硫化氢安全技术培训证书等多项专业安全资质。
培训首日在滨海新区燕赵大厦正式拉开帷幕,参训师生开展了系统的海上作业安全知识学习,包括:直升机安全乘坐规范、逃生设备操作方法,以及海上突发险情下的自救互救技能等。8月19日,培训团队转场至渤海油田海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实战训练,集中开展模拟直升机水下逃生、应急跳水演练及各类水上求生实战操作等,进一步强化技能应用能力。
8月20日的培训,聚焦消防应急理论学习,系统涵盖急救知识、救生艇操作原理及消防基础理论等内容。8月21日,进行求生技能实操训练,参训师生开展正压空气呼吸器规范佩戴、心肺复苏术标准操作等专项训练,通过反复演练打磨动作的熟练度和规范性。8月22日上午,学员赴滨海水上游廊实训场地,沉浸式开展救生艇实战操作训练,强化设备操控、应急启动及团队协同配合能力;8月22日下午,转场至中国海油安全生产培训中心综合训练场地,完成消防灭火实操演练与理论知识考核,全面检验理论掌握与技能应用水平。
8月23日至24日进入“海上油田工作人员补差培训”阶段,在滨海新区远洋宾馆完成了两天集中理论培训,系统学习海上交通安全和急救专业理论知识,强化风险辨识与防范意识。8月25日,前往中海油安全生产培训中心综合训练场地,参与模拟船舱着火消防演习及理论考核,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8月28日至29日,培训进入“防硫化氢安全技术”专项阶段,内容紧扣石油作业中硫化氢危害防控关键点,参培师生系统学习了防硫化氢基础理论体系,涵盖硫化氢的来源与理化特性、中毒应急处置措施、现场浓度监测方法及防护装备规范使用等内容,筑牢有毒气体环境下的安全防护认知,提升应急应对能力。
9月1日,培训转入“海上设施工作人员交通安全技能基本培训”环节。上午,参培师生聚焦海上交通安全核心知识,系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航行安全规范及突发情况应对职责;下午转至渤海油田出海技能训练中心,开展沉浸式实操训练,重点进行救生筏快速部署、模拟人员救援及船舶爬梯安全操作等科目演练。学员在高仿真场景中熟练完成各项操作,不仅提升了个人求生技能,更强化了团队协作配合水平。
本次培训全程安排紧张有序、内容体系化且实用性强。参训师生始终保持高度的纪律意识与饱满的学习热情,在实操训练中积极投入,凭借认真的态度与扎实的表现,多次获得培训教官的肯定与认可。最终,所有参训师生均顺利通过各项考核,不仅成功取得相应的海上作业安全资格证书,更切实掌握了海上安全作业规范、自救互救技能,实现了“取证”与“强能”的双重目标。与此同时,通过系统培训,参培研究生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安全素养,牢固树立了能源领域作业风险防控意识,为下半年完成在文昌油田“海洋石油116”FPSO上开展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外委课题“油气水高效分离装置内件设计研究”相关现场测试等工作任务筑牢了坚实的安全根基。
(图/文: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