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4日-6日,应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环境工程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琪教授的邀请,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保多相流高效分离技术与设备研究团队首席教授暨环境工程专业责任教授陈家庆会同团队成员、环境工程系主任周翠红教授赴河北秦皇岛参加第六届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论坛。
该论坛由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承办。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环境工程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周琪、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政研部主任王政、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建、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校长张建民做专题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江苏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湘潭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代表及北控水务集团、北京利德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永清环保等企业代表,围绕环保设备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平台建设、特色课程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人才需求等主题相继发言并参与讨论。论坛最后,由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葛飞教授对论坛讨论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教指委接下来要开展的各项工作统筹安排部署。
陈家庆教授应邀做了“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设备特色类课程的建设实践与思考”的大会报告,在简单介绍学校和环境工程专业办学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了设备类课程体系的演变历程(初创无畏大刀阔斧阶段→人言可畏后退规范阶段→心中有畏接受认证阶段),然后详细介绍了设备特色类教学环节,具体包括《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及工程应用》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毕业设计环节等工作。陈家庆教授指出,为了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阶段所需要的“形似”,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内涵建设方面这几年基本上处于原地踏步状态。下一步阶段将基于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建设资金的支持,加大高水平师资培养引进力度,调配优质资源助力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着力培养(设备+工艺)复合型年轻师资;将与“双一流”高校环境工程系共建虚拟教研室,加强教学研讨;加强《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北京市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环保设备设计基础》的编写出版工作,弥补以前在材料选择、容器成形工艺等方面的知识断层。与会教师对我校的建设成果预以高度关注,对特色课程的建设给予积极评价,并希望与我校进行深度交流与学习,以促进环保设备课程建设水平的共同提高。
据悉,目前国内开设环保设备工程(082505T)这一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共有15家。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伊始便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论证依托机械工程学院开办建设,在校内外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专业教师的辛苦付出下,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专业迄今已经搭建了较为优良的软硬件平台,先后入选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拥有《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北京市精品课(2007年)、北京市教学名师(2008年)、环境工程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环境治理与调控技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随着2017年首批入选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场考查,其“满足常规工艺共性培养,突出环保设备特色”的办学定位得到了国内高教界更多专家与同行的认可。尽管相比其他高校而言,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环保设备类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探讨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如何继续保持与强化特色培养,主动适应当前新工科的需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还需虚心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做法,以抓铁有痕、逐一突破的精神来加强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内涵建设,实施持续改进。